金乡行
金乡,济宁的一个隔壁县城,以大蒜著名。
小时候,老听我爷爷说起金乡。他说金乡东关都是姓周的,是一家人。贩牛路过金乡,住店人家从来不要他钱。
父亲解放前在金乡读中学,对金乡的了解更多一些,但中学毕业以后再没回去看过,这一晃,竟然七十多年了。
有天带着他去城北的市场逛街,他突然说,这儿离金乡是不是不远?就好比上海人到了嘉定,说是不是北京不远了。我当时有些诧异,但他想去金乡看看,是无疑的。
城门记忆
金乡的城门,北门上面有道深沟。金乡守城的武将,身材魁梧且骑着高头大马,头顶有金属制造带刺的头盔。去城北打猎喝酒回来,头顶的头盔都会把低矮的城门划出一道印记,时间久了,就有一道深沟,如刀刻一般。
南门则是回家的门,出门往东南七十里路可到江苏老家。父亲奶奶去世的时候,通知他的人连夜赶来送信,由于夜里城门不开,也只能城外蜷缩一宿,第二天清晨才能进城。
五里堠大庙
出北门五里,有个大庙,叫五里堠大庙。堠就是古时官道旁记里程的路标,用土堆砌而成,每隔五里设一单堠,十里则双堠。看来105国道自古就是官道。
父亲上学时候去过这座庙,至今赞不绝口,说塑像是他见过最好的,比孔庙还好。可惜大水(天灾)+ 打砸(人祸),就消失了。这几年为促进旅游,重新建了一个。
去的时候,父亲说没来过,他只去过五里堠大庙。当高速他这个就是时,他说:不一样,不一样,差远了,差远了。
奎星湖
解放前湖西中学(金乡一中)就在奎星湖旁边,父亲经常来奎星湖玩。
那时候抗日战争刚刚胜利,奎星湖里都是破烂的房子,有些倒塌在水中,并没有人管。
光善寺塔,父亲也说不是原来的,原来的更粗一些。也许他的记忆出偏差了,这座塔虽然修复过,但不是新建, 尺寸并没有改变。真相真的很难被完全还原。
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题词
这事父亲在金乡上学时听说的时湖西中学校长样经元字写得非常好,鬼子投降后,为建湖西革命烈士陵园,当时湖西专区地委书记的潘复生(后任黑龙江省委书记和东北局书记)叫杨经元来单县题字。杨经元写好“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”后,正要提款,结果被潘复生夺笔写下自己的名字。杨经元气的脱掉衣服,光着膀子骑着马回金乡了,所以烈士塔的题字和落款书法有天壤之别。时移势易,八十年代烈士塔的题字换成了胡耀邦的,原有的塔已经拆除,孰是孰非,则淹没于历史尘埃之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