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GTD
GTD(Getting Things Done)顾名思义,“把事情做完”。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高城解释着,“最重要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,我这两天刚接触一个人,错误之皇,每做对一件小事就被他像救命稻草一样抓着,有一天我一看,好,他抱着的已经是让我仰望的参天大树。他教会了我这些。”
☝️ 和坚持相比,技巧只是皮毛
工具论
- 工具越简单,在工具上花的时间越少,学习成本越低越好
- 工具跨平台,在任意设备上随时使用
- 最流行的工具,能让你使用更稳定
方法论
-
收集。
收集一切你觉得应该稍后再处理的信息。一个有价值的念头、老妈安排的事情、亲友的聚会邀请。
此时,你的大脑其实已经做了第一次分类,不值得或者跟你没关系的事情就不要记录,避免造成信息过载。
马上就可以做掉的事情也不需要记录。收集整理信息是需要成本的。
二分钟法则: 任何一件可以马上在二分钟内完成的事情,那么就必须得现在马上完成。
-
整理
对收集到的任务分类管理
四象限法则:
以重要度为纵坐标和紧急度为横坐标,分别为重要且紧急、重要不紧急、紧急不重要、不重要不紧急。 要将精力和时间放在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
对任务做第二次分类。最最难的一步。
-
计划
计划主要是将不能短时间内完成的任务做拆解,主要拆解重要的事情。
4D原则
- Do it Now:如果你总是有紧急又重要的事情要做,说明你在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,设法减少它。
- Delay it:计划,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安排进日程。
- Delegate it:对于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的处理原则是能委托就让别人去做。
- Don’t do it: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尽量少做。
-
执行
执行任务的时候,所有条件都已经具备,否则回到第三步“计划”
番茄工作法:
用一个定时器来分割出一个一般为25分钟的工作时间和5分钟的休息时间.每四个番茄,休息15-30分
一旦启动,番茄钟不可分割,不可暂停。
-
回顾
每天为周期,快速浏览一下任务列表。看看哪些重要但没有时间安排的事情(比如锻炼半小时)是否做了,如果没有做,必须脑子记住,那不是工具能帮你解决的。
我使用的工具
苹果自带的“提醒” “日历” “备忘录” 如果有Iphone+Ipad+mac三件套,则更加完美,记得一定要打开icloud云同步功能。
如果你用android,也有自带的类似的软件,就选它。
☯️ 大道至简
不要用复杂的软件来管理时间,不要妄图什么All in one产品。Evernote,Notion,One Note,omniPlan我都用过,最终回归了苹果自带工具。
下文介绍的这些工具都能实现多设备共享,完全可以在iphone上收集,在mac上整理,在iphone上标注。
提醒事项(task):
苹果提醒是一个非常好用的task工具
-
通过siri做到快速收集:通比如说:“提醒我晚上8点(时间),给妈妈打电话问好” “到家后(地点)把除胶剂放在车上” “明天中午(时间)到公司后(地点)把车上的虫子尸体擦掉。 到设定的时间或者地点,手机就会提示你该行动了。
处理简单而琐碎的事情,简直就是神器。
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理解,按自己熟悉的方式使用列表、标签这些概念,比如,您可以把优先级设置成列表,按照优先级分类。甚至,您可以把每件事情作为一个列表,分类和优先级都用标签来实现。你喜欢就好。
-
通过列表(分类)整理任务
苹果的列表我用作分类。一个列表里可以有无数个任务。
- 标准列表:自定义的任务的大类
- 日常采购列表:一个专门用于采购的任务列表,苹果会替你智能归类,比如大米归入,我觉得用不用也行
- 智能列表:其实是一个设定各种条件的任务过滤器。比较有用的是:最近三天的任务,用于查找
-
通过标签(tag)给任务分优先级
先创建四个标签,代表四个任务象限。在整理任务的时候,可以打上不同的标签来标记任务,标签可以输入#快速操作。
-
任务整理与拆解:
任务之间有关联,拆解任务后,可以采用拖动或者缩进的方式来进行任务的拆解。比如接到了年度考核的任务,您可能整理成这样
- 通过设定任务时间来计划任务
- 利用check box标记是否完成
- 利用共享列表实现协同,比如,把采购清单共享给家庭其它成员,谁方便谁采购。
日历
如果说提醒列表偏重的是任务,日历偏重的则是时间。到了时间就得干,过了时间也没得补偿。日历更多的是你不能随意左右进度的事情。比如,火车时刻表,一场公司中层会议,某位朋友的生日。
- 在siri看来,“安排”会被理解成“日历”,而“提醒”会理解成“任务”,会议类的,都在日历里
- 日历上应该只记录一定会发生的事情。琐事更适合用“提醒”
- 苹果日历的好处是可以提醒联系人的生日。
- 日历可以从时间维度观察任务的饱和度。
💡 帕金森定理:工作会自动占满一个人所有可用的时间。如果一个人给自己安排了充裕的时间去完成一项工作,他就会放慢节奏或者增加其他项目以便用掉所有的时间。
备忘录
备忘录是个收集素材的好东西,特别在看到一段精彩文字,或者脑子里突然有个sparkle,掏出手机,快速记录下来。
“提醒”和“日历”是安排任务的利器,但备注太少太单一。
备忘录能最快速的收集富文本信息
- 浏览手机时,看到感兴趣的内容。从任意 App 或屏幕使用快速备忘录快速记下信息。轻点
,即可记录,并能快速编辑。很多软件都支持分享按钮
- 看到关心的广告,比如导游图,用备忘录的“扫描文稿”可以添加在备忘录里
- 别忘了,还有个“语音备忘录”,用于记录现场谈话。
备忘录能快度的整理资料
- 备忘录支持类markdown语句
- 像“提醒”一样,备忘录可以打tag,可以分类。
- 可以置顶
备忘录不只限于任务的管理,还经常用于知识管理之前的素材收集阶段。
⚠️ 不整理的备忘录只想当于垃圾站